火灾是地球系统的重要扰动因子。其燃烧过程排放的细颗粒物(PM2.5)加剧空气污染,严重威胁公众健康。然而,长期以来缺乏精准归因于火活动的PM2.5浓度直接观测数据,极大限制了其环境健康效应的深入研究。为突破这一瓶颈,实验室硕士毕业生胡永航(共同第一作者)、田晨光讲师(共同第一作者)以及乐旭教授(通讯作者),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、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多家机构,成功构建了两套持续24年逐日高分辨率火源地表PM2.5浓度数据集,相关成果已发表于《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》。
研究团队基于两套主流生物质燃烧排放清单(GFED4.1s和QFED2.5r1),分别驱动大气化学传输模式GEOS-Chem。为提升其模拟结果准确性,利用全球9000多个地面监测站点的观测数据,通过机器学习算法(XGBoost)对模式进行了偏差校正。两套数据集结果显示,全球平均火源PM2.5浓度分别为2.04 μg m-3(基于GFED)和3.96μg m-3(基于QFED),其中热带地区与火灾相关的空气污染水平较高,中高纬度地区浓度相对较低。尽管存在数值差异,两套数据集展现出高度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,并成功捕捉到典型大火期间PM2.5浓度的快速上升现象(图1)。研究还揭示了火灾污染的长期变化趋势:全球火源PM2.5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,其中热带地区下降最为明显;然而,北方森林地区火源PM2.5浓度近年来增幅最为显著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地区发生极端火灾事件时产生的PM2.5浓度水平可与热带地区相当(图2),这主要归因于北方森林地区燃料负荷较大且林火规模不受控制。该数据集为深入探索火源空气污染物对天气气候、生态系统及公众健康的影响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,也为制定相关环境政策提供了精准量化工具。

图1 2018-2022年全球12次极端火事件(红色阴影区)中PM2.5浓度观测值(蓝线)与模拟值对比(红线:含火排放;黑线:无火排放)

图2 2000-2023年全球火源PM2.5浓度峰值(上)与典型区域高值年份火源PM2.5浓度(下)
论文网址:
https://essd.copernicus.org/articles/17/3741/2025/essd-17-3741-2025.html
数据网址:
https://doi.org/10.5281/zenodo.15493914(GFED)
https://doi.org/10.5281/zenodo.15496596(QFED)
论文信息:
Hu, Y., Tian, C., Yue, X., Lei, Y., Cao, Y., Xu, R., and Guo, Y.: Global high-resolution fire-sourced PM2.5concentrations for 2000–2023,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, 17, 3741–3756,https://doi.org/10.5194/essd-17-3741-2025, 2025.